以下为访谈实录:
主持人:请问彭院士,今年全国两会您带来哪些建议,推动哪些方面工作的开展?
彭寿:2021年是我国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,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。
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,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。我在新材料科研与产业一线已经工作了近40年,深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产业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,尤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背景下,新材料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,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因此,围绕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,我今年准备了三个方面的建议:一是重视基础材料的科技创新,建材、钢铁等关键的基础材料应该纳入“十四五”科技攻关的基础创新项目,使我们的基础材料能在创新上更上一层楼,使我们的材料在领域上有更大的发展,对产业链形成有力支撑;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,加强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补短板、锻长板,打造以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;三是发展绿色建材助力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,开发功能玻璃、发电玻璃等绿色材料,在攻克这种节能、减排、脱碳等绿色方面来进行绿色应用,通过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为我国的碳达峰、碳中和做出贡献。
主持人: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“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,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”。您认为,新材料产业在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方面下一步应该怎么做?
彭寿: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、兴国之器。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加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、速度向高质量转变、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,新材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制造业的“底盘”,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前提,因此,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。
面对我国2035建成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,新材料产业应该发挥“顶梁柱”、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一是强化从0到1,积极开展找“零”的溯源,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大平台的建设,来加速原创性的突破;二是要加速从1到0,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的碳排放“归零”,倒逼新材料产业的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,通过我们的发展为我国制造强国进行示范;三是四链融合,围绕着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和资金链,来创建新的生态,提速我们的原创能力,使成果上下游结合,真正能够支撑我们材料和装备的发展。
主持人:作为院士,您认为科学家应如何发挥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?
彭寿:现代企业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建设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生态的一个生力军,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精神支撑。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科技工作者,我认为:一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提高政治站位,围绕“四个面向”开展科研攻关;二是要胸怀“两个大局”,瞄准世界和战略的眼光,推动我们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和国际协同,在发展中抢占先机;三是要以“三力”来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,看大势、明方向、谋长远,为企业的发展,为我们“十四五”在高质量发展,在科技创新上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来源:新华网